定了 |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资质改革方案》:六个方面改革措施

2020-11-25 来源:中国政府网 建筑管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1月24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介绍深化测绘资质改革和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在国新办吹风会上介绍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时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出台新的资质管理规定和标准。在充分听取市场主体意见基础上,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做好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修订工作。

 

改革将做好新旧政策过渡衔接,设置1年的新旧资质过渡期,并实行简单换证,即按照新旧资质对应关系直接换发新的资质证书,不再重新核定资质,减轻企业换证负担,确保新旧政策平稳过渡。

 

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六方面改革举措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易军】首先,我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

 

健全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是工程建设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按照国务院部署要求,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1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改革方案》。《改革方案》共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一是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我们将大幅压减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改革后,现有的593项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将压减至245项,其中勘察资质由26项压减为7项,设计资质由395项压减为156项,施工资质由138项压减为61项,监理资质由34项压减为21项,压减幅度为59%。

 

二是放宽准入限制,激发企业活力。在压减资质数量的同时,我们将进一步精简企业资质审批条件,特别是要精简资质标准,重点考虑放宽资金、人员、业绩、技术装备等指标要求,大幅放宽准入限制。

 

三是下放审批权限,方便企业办事。我们将开展企业资质审批权下放试点,试点内容是:除最高等级综合资质和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外,将其他等级资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同时,加强对试点地区的监督指导,对存在违规审批的,我部将严肃处理并收回审批权。

 

四是优化审批服务,推行告知承诺制。我们将加快推行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大幅削减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全面实行全程网上申报和审批,大幅提升企业资质审批的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

 

五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我们将加大审批后动态监管力度,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个人职业资格管理,建立个人执业责任保险制度。

 

六是完善招投标制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我们将继续完善招投标制度,优化调整招标条件设置,引导建设单位更多从企业实力、技术力量、管理经验等方面选择企业,推行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与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地方的协同联动,抓紧做好改革实施工作,推动相关改革举措尽快落地落细,切实降低企业准入门槛,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进一步优化建筑市场营商环境,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答记者问摘选:(排序不分前后)

 

中国新闻社记者:

请问相比以往的改革,这次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的改革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谢谢。

 

 

易军:

谢谢你的提问。这次的改革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这次的改革力度更大。刚才我介绍,我们将现有的593项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数量压减至245项,幅度达到59%,远远超过了最初确定的压缩1/3的目标。同时,大幅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比如改革后,10类施工特级资质,也就是原来最高等级的资质,包括房建、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水利水电、电力、矿山、冶炼、石油化工、市政一共10个类别,整合为综合资质,可以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大大拓宽了企业承揽业务范围,横向全部打通,只要企业有信誉,有能力,就可以跨行业承担任务。

 

二是改革的协同性更好。我们统筹考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4类资质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改革措施,既兼顾了4类资质的各自特点,又统筹谋划,在资质名称、类别、等级等方面力求统一。下一步,我们将整合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资质的管理规定,并在修订资质标准时做好相互衔接。

 

三是企业的获得感更强。我们大幅精简了审批条件,适当放宽了有关指标的要求,特别对过去大家诟病比较多的注册人员、技术装备、工程业绩等问题,下一步制定标准的时候会大幅放宽。同时实行告知承诺制,更有利于企业便利化申报,为企业大大提供了方便。我们将所有的资质等级原则上都压减为甲乙两级,有的资质只设了一个等级,放宽部分资质承揽业务的范围,应该说对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有利于企业孵化和成长,让整个生态环境更好。总体来说,这次改革,建设工程企业整体上是受益的,获得感将会更强。谢谢。

 

 

新华社记者:

国办近期印发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提出,对具备条件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实行告知承诺管理,请介绍一下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谢谢。

 

 

易军:

我下面介绍一下相关情况。2017年,我们在北京、上海、浙江开展了部分施工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制的审批试点,2018年我们将试点的地区扩大到江西、河南、四川、山西,2019年10月我们进一步将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全面实行了告知承诺制。

 

同时,在10个省市又开展了房建、市政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告知承诺制审批试点;2019年12月,我们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实施告知承诺制,企业按资质标准要求条件进行承诺,所有的相关证明材料不需要报送,同时实行全过程无纸化的网上申报和审批,这样的措施大大减少了企业负担,同时又将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通过业绩实地核查,对以虚假承诺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的企业,我们依法撤销其资质,这是很严厉的,虚报也好、假报也好,三年不再受理其申报资质,并把它列入“黑名单”,大大营造了良性的市场环境,这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请问这次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谢谢。

 

 

易军:

谢谢你的提问。这次改革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简政放权,大幅压减企业类别和等级;一手抓事中事后监管,要加大资质审批后的动态监管力度,特别是要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主要有五项举措:一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对企业取得资质后是否继续符合资质标准进行动态核查,对经核查认定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标准的企业要撤回其资质,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注册人员要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直至吊销证书。

 

二是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模式,对投诉举报较多的企业要加大抽查频次,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

 

三是要严格监管执法,强化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责任落实,加大对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惩戒,切实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四是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企业在资质升级、业务承揽等方面予以限制。同时推行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规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行为,有效控制工程风险。

 

五是强化个人职业资格管理,明确注册人员在建设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推动建立个人职业责任保险制度,职业资格人员必须与岗位挂钩,要终身问责,为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供有力支撑。谢谢。